林昌健,博士学位(1985),1987年破格提拔为副教授,美国博士后研究(1987-90)。现为厦门大学教授(1991),博士生导师(1996), 厦门大学特聘教授(2006)。曾在美国(1994-1995, 1999)、加拿大
(1996)、香港(1998)等进行客座研究。兼任福建省电化学技术工程中心主任,福建省化学会理事长,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 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客座研究员,海洋腐蚀与防护国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金属学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表面技术》、《装备环境工程》、《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rosion》等学报编委,《电化学》学报副主编。历任厦门大学科研处处长, 厦门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现代电化学研究新方法、金属表面钝性及局部破坏机理、材料表面技术及理论,纳米电化学及生物材料等研究。在电化学研究方法及表面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课题40余项,已发表学术论文380篇,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1项,其中已授权23项,实现专利转让5项。获教育部、装备部、福建省科技奖8项。1991年获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 并获1995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