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考研
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
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大纲
阅读数:318 来源: 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

  《数字电路》

  一. 建议参考书目

  阎石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高教出版社

  二.基本要求

  1.      掌握十进制代码、8421 BCD码、8421 BCD码和余3码的编码方法;掌握格雷码的编码规律。

  2.      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基本定律和基本规则;掌握逻辑函数的标准形式;掌握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方法和卡诺图化简方法。

  3.      了解TTL集成门电路和CMOS集成门电路的电路组成和原理;掌握TTL电路和CMOS电路的主要参数的物理意义、输入输出特性和输入输出等效电路;掌握集成电路使用的注意事项。

  4.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掌握组合逻辑的竞争险象及消除方法。

  5.      熟悉优先编码器、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的电路功能、逻辑关系和在设计组合电路中的应用;掌握常用组合逻辑模块电路功能、运算关系和扩展使用方法;了解储存器的工作原理。

  6.      掌握触发器的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方程、时序关系;掌握主从和边沿型JK、D触发器和T触发器的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方程、激励方程和时序转换关系和各种触发器的电路符号。

  7.      学会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过程;掌握同步时序电路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了解寄存器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同步计数器、可逆计数器和移位寄存器电路功能,掌握这些器件的应用。

  8.      学会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实现控制器的、序列信号发生器等常用时序电路的方法。

  9.      了解集成门构成的脉冲单元电路基本原理, 理解施密特触发器CC40106和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 掌握施密特触发器CC40106和555定时器的使用方法。

  10.  了解数模、模数转换的原理和应用。

  11.  掌握只读存储器(ROM)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熟悉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三.考试题型

  选择题(单选或多选)、判断题、填空题、作图题(波形图、逻辑电路图)、分析设计题。

  《信号与系统》

  《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适用于七一五研究所声纳总体、声纳信号处理、通信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信号与系统是声纳、通信、自动控制等许多领域的基础理论课程,它主要研究信号与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并能解释所得结果的物理意义。要求考生熟练掌握《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并灵活应用。

  一、基本要求

  (一)概论

  1、掌握信号的基本分类方法,以及指数信号、正弦信号、复指数信号、钟形信号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掌握信号的移位、反褶、尺度倍乘、微分、积分以及两信号相加或相乘运算,熟悉在运算过程中的波形变化,了解运算的物理背景;

  3、掌握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

  4、掌握信号的直流与交流、奇与偶、脉冲、实部与虚部、正交函数等分解方法;

  5、掌握系统的分类,连续时间系统与离散时间系统、即时系统与动态系统、集总参数与分布参数系统、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时变系统与时不变系统、可逆与不可逆系统的定义和物理意义,熟悉各种系统的数学模型;

  6、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性质,叠加性与均匀性、时不变性,微分特性。

  (二)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1、熟悉微分方程式的建立与求解;

  2、掌握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3、掌握冲击响应与阶跃响应;

  4、熟练掌握卷积的定义、性质和计算。

  (三) 傅里叶变换

  1、掌握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三角函数形式和指数形式;

  2、理解典型周期信号,如周期矩形脉冲信号、周期三角脉冲信号、周期半波余弦信号、周期全波余弦信号频谱的特点;

  3、熟练掌握傅立叶变换;

  4、掌握典型非周期信号,如单边指数信号、双边指数信号、矩形脉冲信号、钟形脉冲信号、升余弦脉冲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5、熟练掌握冲激函数和阶跃函数的傅立叶变换;

  6、掌握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性质,对称性、线性、奇偶虚实性、尺度变换特性、时移特性、频移特性微分特性、积分特性;

  7、熟练掌握卷积;

  8、掌握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正弦和余弦信号、一般周期信号;

  9、理解抽样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10、熟练掌握抽样定理。

  (四)拉普拉斯变换

  1、深入理解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应用范围、物理意义及收敛;

  2、掌握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阶跃函数、指数函数、冲激函数;

  3、熟练掌握拉氏变换的性质,线性、原函数积分、原函数微分、延时、S域平移、尺度变换、初值、终值、卷积;

  4、掌握拉普拉斯逆变换。

  (五)S域分析、极点与零点

  1、熟练掌握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电路、S域元件模型;

  2、深入理解系统函数的定义及物理意义;

  3、熟练掌握系统零、极点分布与其时域特征的关系;

  4、熟练掌握自由响应与强迫响应,暂态响应与稳态响应和零、极点的关系;

  5、熟练掌握系统零、极点分布与系统的频率响应的关系;

  6、灵活运用二阶谐振系统的S平面分析方法;

  7、深入理解系统稳定性的定义与判断。

  (六)滤波、调制与抽样

  1、掌握利用系统函数求响应,理解其物理意义;

  2、深入理解无失真传输的定义、特性;

  3、熟练掌握理想低通滤波器的频域特性和冲激响应、阶跃响应;

  4、掌握系统的物理可实现性、佩利-维纳准则;

  5、掌握希尔伯特变换;

  6、掌握调制与解调以及带通滤波器的运用;

  7、理解从抽样信号恢复连续时间信号的原理;

  8、理解脉冲编码调制、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

  (七)信号矢量空间分析

  1、理解完备正交函数集、帕塞瓦尔定理;

  2、掌握沃尔什函数;

  3、深入理解相关;

  4、了解能量谱和功率谱;

  5、掌握匹配滤波器;

  6、了解码分复用、码分多址通信。

  (八)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1、掌握离散时间信号-序列的分类与运算;

  2、掌握离散时间系统的数学模型及求解;

  3、深入理解单位样值响应;

  4、熟练掌握离散卷积和的定义、性质与计算等。

  (九)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Z变换分析

  1、深入理解Z变换的定义与收敛域;理解逆Z变换;

  2、掌握Z变换的性质;掌握典型序列的Z变换;

  3、理解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

  4、掌握差分方程的Z变换求解;

  5、理解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

  6、理解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

  7、理解序列的傅立叶变换。

  (十)系统的状态方程分析

  1、利用系统的状态方程求解系统的输出响应;

  2、利用S域流图分析析连续系统的性能;

  3、利用Z域流图掌握无限冲击响应数字滤波器,掌握有限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

  二、主要参考书目:

  郑君里等,《信号与系统》,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NEXT

  《普通物理》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物理》作为一门专业考试科目,主要内容包括:力学、电磁学、热学和光学,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学等近代物理学部分不作为考试内容。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定律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基本要求

  1、力学:理解和掌握有关质点和刚体的物理量,会分析和计算惯性和非惯性系中质点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冲量和动量、角动量、刚体的定轴转动问题。理解和掌握多普勒效应、狭义相对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理解和掌握机械振动以及机械波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及各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波的相干条件,会建立简谐振动方程和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了解驻波和多普勒效应。

  2、电磁学:理解和掌握静电场、恒定磁场和电磁感应的物理量,会利用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毕奥-萨伐尔定律等分析和计算电场强度和电势、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电容、电场能和磁场能、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等,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理解动生电动势及感生电动势的本质,并掌握计算它们的方法。了解介质的磁化现象及其微观解释。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积分形式)的物理意义,以及电磁场的物质性。

  3、热学:理解和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分子运动论,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会计算简单等值过程的功、热量和内能变化;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可逆过程等。理解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并能熟练用于理想气体内能的计算。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速率分布函数和速率分布曲线的物理意义。了解气体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及平均自由程的概念。

  4、光学:理解和掌握成像原理、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的物理量,会运用光程差的概念分析干涉现象的条纹分布特征及其有关规律,理解惠更斯-菲涅尔原理中包含的基本概念,掌握单缝夫朗和费衍射和光栅衍射条纹的特点及成因,掌握用光栅方程计算谱线位置、强度分布和谱线缺级等的方法,会分析光栅常数及波长对光栅衍射谱线的影响。理解自然光和线偏振光、光的其它偏振状态,布儒斯特定律。

  二、考试题型

  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及证明题。

  三、参考书目

  程守洙、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微机原理》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基础、微处理器与总线、8086/8088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系统、输入输出和中断技术、常用接口电路及模拟量的输入输出等内容。要求考生对微机原理中的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结构、8086微处理器和指令系 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微机系统的接口电路设计及编程方法等,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基本要求

  (一)基础知识

  1. 掌握(BCD码),掌握二、十转换,二、十六进制转换。理解计算机数制中二进制、十六进制、十进制的制式。

  2. 掌握二进制编码,了解ASCII码及数字和大写字母A~Z的ASCII码表述,理解组合式、未组合式数的表达方法。

  3. 掌握二进制的原码、反码和补码,及其在8位、16位和32位字长下的范围,掌握二进制逻辑运算和代数运算。

  4. 掌握位(Bit)、字(Word)、字节(Byte)、中央处理单元(CPU)等名词术语的含义。

  5. 了解一般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6. 熟悉PC机的基本配置及各部件的主要功能。

  (二)8086指令系统

  1. 理解基本数据类型(数字数据、指针数据、位字段数据、串数据)

  2. 理解指令的构成,指令操作数有效地址(EA)的形成

  3. 理解立即寻址,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变址寻址,基址加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寻址过程。

  4. 掌握间接寻址和基址加变址寻址方式中寄存器的约定,段基数及操作数地址的确定,了解段超越的概念及其使用。

  5. 掌握8086/8088指令系统中数据传送,算术运算,逻辑运算,串操作和控制传送指令的含义及操作过程及算术和逻辑运算对标志位的影响。了解指令代码和执行周期数的含义,了解处理器控制指令的含义。

  6. 掌握算术运算中加减法运算指令的组合BCD数的十进制调整过程及在码制转换中的应用。

  (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 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一般格式,源程序的分段结构

  2. 理解语句中标记,符号,表达式的要求和含义,了解指令性语句和指示性语句的意义和区别。

  3. 了解指示性语句中5种语句的概念及其在程序编制中的应用。

  4. 掌握指令性语句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了解附加指令助记符,理解指令前缀的含义和操作。

  5. 掌握程序设计的步骤,能根据问题要求分析画出程序框图,正确编制完成程序设计

  6. 掌握分支程序,循环程序,码制转换程序的设计,了解列表和参数传送技术程序设计。

  7. 理解子程序,中断服务程序,宏调用的概念及其异同点。掌握子程序的编写,栈段的安排,了解子程序的嵌套。

  8. 了解I/O的DOS调用功能,掌握输入单个字符,屏幕显示单个字符及字符串的功能调用及在程序设计中的正确应用。

  9. 了解宏汇编和条件汇编的概念,理解宏定义格式的含义及宏调用操作。

  (四)总线操作和时序

  1. 了解总线操作的指令周期,总线周期和T状态的含义及基本总线周期的组成。

  2. 了解8086总线的两种组态的概念,及其在硬件结构和执行时序上的区3. 理解8086外部引线的功能分类,理解三态信号的含义,掌握数据/低位地址线,高位地址线的信号流向及其确定的内存空间。

  4. 了解8086 存储器读写周期与I/O读写周期及其区别。能读懂时序图,了解最大组态和最小组态下存储器读写周期的区别。

  5. 掌握8253控制命令字,了解各种工作方式的特点,熟悉外部引线的连接。

  6. 掌握8253方式2、方式3的输出特性及编程。

  (五)存储器

  1. 了解半导体存储器的种类及主要应用特性。

  2. 了解静态RAM和动态RAM的结构。掌握2164、6264构成不同存储器空间的配置,及对工作周期的要求。

  3. 了解ROM的应用,理解ROM EPROM EEPROM的区别。

  4. 掌握用2164、6264构成不同地址空间扩展内存的硬件连接。

  (六)输入和输出

  1. 了解计算机输入输出的两种寻址方式。

  2. 了解CPU与外设间的接口信息,掌握其数据传送的四种传送方式。

  3. 了解DMA操作的基本过程,理解DMA控制器(DMAC)的主要功能。

  (七)中断

  1. 理解中断的功能,中断源,中断优先权,中断嵌套及中断执行过程。

  2. 了解8086的软件中断和硬件中断,理解中断类型号,中断向量表,中断向量的含义,掌握INT n指令中断的处理过程。

  3. 了解中断控制器8259A在微机系统中的作用,理解初始化编程命令和工作方式命令。

  4. 了解8259A的工作方式,理解8259A级联方式。  

  (八)并行接口芯片8255

  1. 了解并行接口的概念,了解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的功能。

  2. 了解并行接口芯片8255A的外部结构,理解其三种工作方式及特点。

  3. 掌握8255A的端口地址分配,掌握方式0的功能及端口命令字的设置。

  (九)串行通信及接口电路

  1. 了解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区别,了解串行通信的半双工和全双工工作的数据传送方向及示意图。

  2. 了解远距离串行通信中信号的调制和解调及RS-232C串行通信接口。了解串行通信的校验方法。

  3. 了解8250内部结构和工作过程。

  (十)数模(D/A)转换与模数(A/D)转换

  1. 了解D/A转换的基本原理。掌握8位D/A芯片DAC0832的应用。

  2. 了解A/D转换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指标。掌握8位A/D芯片ADC0809的应用。

  二、主要参考书目

  冯博琴,吴宁主编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友情链接 :    海南省银行学校       乐山市计算机学校学校官网       重庆市梁平职业教育中心招生简章       瑞金中等专业学校是公办还是民办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专业   
调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