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考研复试正如火如荼,复试不像初试那样需要面面俱到,只需做好复习板块,加强练习即可,做到事半功倍就最好啦!今天给同学们一些实实在在的复试干货!
01 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在复试中非常关键,是所有面试考官了解你的第一步。自我介绍不需要长篇大论,控制在2分钟左右就好了,太长的话考官不想听,太短要点不全,不利于考官了解你。
基于自我介绍的重要性以及很多同学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会陷入不知道如何做介绍的困局,这里给你们支支招。
首先,第一段向老师问好,介绍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学校、专业和成绩;其次,第二段可以介绍实践经验,包括大学期间的任职、实习经历、英语水平等;最后,第三段可以解释为什么报考该校及专业、表达读研意愿等。
此外,自我介绍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好奇心调动。一个好的自我介绍将奠定接下来整场面试的走向,在自我介绍中可以设置一些悬念,引导他们向你准备的问题提问。比如,可以提到我是因为阅读了XX书,思考了XX问题而选择这个专业的,接下来老师就可能顺着这本书进一步提问。
温馨提示:自我介绍一定要真诚,不要夸大事实,实事求是地讲述哦~另外,自我介绍中英文必备!
02 个人简历
复试中个人简历也是必不可少的资料,很多时候老师们的第一印象就来自简历,许多提问也是围绕简历来展开的。一份优秀的简历包括三方面:
(1)自身亮点的展示与提取。许多同学有非常丰富的社团经验和实践经验,但是写在简历中平平无奇,没有关心面试官看重什么内容。简历不是经历的堆砌,而是要让老师在短时间内发现你的亮点,并清晰地传达给老师,快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经历内容的正确描述。对于一段实践经历,不能像写流水账一样,要突出你的收获、贡献或者结论,并且最好能用数据量化你的工作。比如描述自己写了一篇论文,比较好的陈述是这样的:通过查阅XX资料,做了XX问卷,XX年在XX期刊上发表了XX论文,该论文采用了XX研究方法,得出了XX结论,并提出了XX建议。如果是实习的话,就要突出自己的贡献,比如文章阅读量在XX范围,粉丝增长XX等,尽可能用数据来展示成果。这些都可以让面试官做出清楚迅速的判断“这个学生是否有干货”。
(3)格式的优化排列。复试简历尽量简洁,不需要花里胡哨的修饰,颜色也尽量淡雅,做到简洁大方即可。另外,优秀的格式排列也能增加简历的可读性,把重要的内容放在突出的位置更能抓住面试官的眼球。
03 联系导师
联系导师的时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些院校初试成绩出来就可以联系了,有些是开学后再进行师生互选。建议大家根据自己报考院校的惯例来决定什么时候联系导师,但是联系导师的自荐信要提前构想好哦!
联系导师的自荐信可以分为5个部分,具体如下:
(1)开头问候语。如“尊敬的老师:您好!”,表示尊敬,得体大方就行。
(2)基本情况介绍。正文第一段包括的内容有本科学校、就读专业以及初试各科分数。这是让老师初步的了解你,言简意赅就好,文字控制在7行内,太长会降低老师阅读的欲望。
(3)邮件目的和本科经历。这个段落主要表达邮件的目的以及自己在本科阶段的一些实践经验。对于本科经历可以写自己参与的社团、担任的职务、参与的研究课题或者实习经历、获奖情况等。记住,不论写什么,围绕自我提升和专业相关阐述哦!跨专业的,可以谈谈自己是如何对报考专业产生兴趣的,为此做出过哪些努力。
(4)读研目的。这一段就是表态度,突出和把握的是“我对于这个专业的理解是怎样的、研究生阶段我想做些什么”。切忌说一些空洞的大话,一定要契合实际情况,态度诚恳很重要~
(5)结束语。自荐信最后可以表达自己冒昧致信的歉意以及对能够收到老师知道的期待,同时也可以提出一些具体的有价值的问题向老师请教,为下次邮件交流埋下伏笔。
温馨提示:联系导师时一定要附上个人简历和作品集,这是老师评估你是否有科研潜质的材料哦!
04 面试技巧
在复试之前,考研儿们一定要进行模拟面试!可以找同学或者师哥师姐进行练习,这会让你在正式的面试中更加从容和自信。对于每一次的模拟面试,都要及时地构思好答案和复盘~
除了多练习以外,以下面试技巧也请同学们熟记于心。
(1)回答问题要有逻辑,可以先对老师的提问表示感谢,接着再给出自己的答案。不要说太多废话,建议回答按照“总分”的结构组织答案,先给出观点,再说出理由。
(2)对于不懂得问题,可以给出自己的看法和分析,但不要尝试着胡乱编造和辩解,保持虚心求教的态度,毕竟老师们比你懂得多很多。
(3)保持与面试官的眼神交流,面部表情要自然,坐姿或者站姿要得体。
(4)一定要自信,大胆地表达看法,情绪要积极一点,这可以让老师们感受到你的自信和热情。
(5)面试着装不需要太正式,最好不要穿得像求职和房地产从业人员一样,做到干净、清爽、得体就好啦!
05 面试加分项
在复试面试中,除了简历以外,这几份材料不是必备但非常加分,它们能够让老师看到你的认真、学术潜力和其他特质。
(1)科研成果。基本内容包含科研最终成果(论文文本)、科研项目说明。科研成果不一定是你报考专业的,可以是其他领域的,这只是用来证明个人的学术能力,因为老师需要有学术潜力和研究能力的学生。
(2)科研设想。其实就是科研计划书,包含题目、研究缘起、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创新点与意义、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如果大学期间表现平平,没有获得过什么重要奖项,也没有论文发表,那么研究计划书就可以准备一份,来证明你是有能力读研的。
(3)证明文件和作品集。材料可以是四六级证书、雅思托福成绩、计算机二级、获奖证书、个人作品集等。对于艺术类或新传专业来说,平时的练习、书籍阅读、读书报告都可以装订成册,展示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
初试固然重要,但复试也不能轻视。初试和复试比例通常有5:5、6:4、7:3这几种情况,但无论哪种情况下都有初试垫底、复试逆袭的案例。希望考研er们能够把握机会,好好准备复试,成功上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