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2020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招募通知
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1995年进入“211工程”行列;2001年进入“985工程”行列;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华南理工大学共有24个学科上榜。其中,2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0,位居内地高校第10位;9个学科排名全球前50,15个学科排名全球前100,均位居内地高校第12位。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于2008年1月由原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和原交通学院合并成立。涵盖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4个一级学科。现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专业学位培养类别(领域);3个广东省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土木工程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我国华南地区唯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学科,为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得人才,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较强的行业影响力。华南理工大学是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1995 年进入“211 工程”行列;2001 年进入 “985 工程”行列;2017 年入选“双一流”建设 A 类高校名单,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华南理工大学共有 24 个学科上榜。其中,2 个学科进入全球前 10,位居内地高校第 10 位;9 个学科排名全球前 50,15个学科排名全球前 100,均位居内地高校第 12 位。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于 2008 年 1 月由原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和原交通学院合并成立。涵盖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4 个一级学科。现有 4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 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 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专业学位培养类别(领域);3 个广东省重点学科,4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土木工程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我国华南地区唯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学科,为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得人才,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较强的行业影响力。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 227 人,其中专任教师 174 人。专任教师中包括正高职称 56 人(博士生导师 38 人),副高职称 94 人。此外,学院有双聘院士 3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 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1 人。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岗位,包括讲座教授 4 位,兼职教授 18 位。学院具备良好的科研与教学支撑条件。拥有力学教学实验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交通运输工程三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实验中心下设 16 个实验室,共有实验人员 26 人,其中高级职称9 人。学院实验中心现有实验室总面积 12648 平方米,设备总数8055 台件,总资产值 11627.51 万元,其中 10 万元以上贵重设备 134 件,价值 7806.86 万元;40 万元以上的设备 41 件,价值5847.64 万元。
通过“211 工程”、“985 工程”以及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学院科研实力明显增强,形成了多学科门类、多专业联合攻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一条龙的科研格局。现有 1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7 个省级科研基地、2 个广州市产业研究院科研平台及 11 个校级和院级科研机构。近三年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6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2 项;获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权 316 项;发表论文 969 篇,被三大索引收录论文 721 篇;科研新增立项 810 项,到校科研经费 2.73 亿元。近三年全院获得 58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总经费达 3859 万元。
学院致力于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及企业进行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学生国际交流项目包括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美国伊利洛伊大学香槟分校、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等多所国外大学合作的学位项目、国家公派留学博士生项目和学生短期交流项目等。学院还在香港、澳门建立了 5 个学生实习基地。学院鼓励教师以各种形式出国进行学术交流、进修和培训,同时以各种形式聘请外籍专家来院讲学或合作科研,积极开展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合作的联合科研项目。学院设有多个企业、校友奖助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各专业就业率位居学校前列,用人单位、学生就业满意度高。
为增强优秀本科生对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的了解,促进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青年学生对相关学科研究的了解、特别是为了选拔优秀学生到我院继续深造,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将于 2020年 7 月 16-7 月 17 日举办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鉴于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结合学校最新疫情防控要求,本次夏令营采取线上形式开展。夏令营活动面向全国各大高等学府,欢迎 2021 届本科毕业的优秀大学生申请。
一、活动形式与时间
1.活动形式:线上方式。优先采用腾讯会议、腾讯课堂等平台开展线上活动及综合面试。综合面试内容包括专业能力考核和外语水平考核,具体要求将通知获得入营资格的同学。
2.报名时间:2020 年 7 月 6 日-7 月 12 日
3.资格公布:2020 年 7 月 13 日-7 月 15 日之间,报名系统内查询
4.夏令营活动时间:2020 年 7 月 16 日至 7 月 17 日。
二、招募人数与申请条件
1.招募人数:
本期拟招募人数 150 人。
2.申请条件:
(1)本科三年级学生(2021 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预计可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名额。
(2)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 425 分以上,具备良好的英文读写能力。
(3)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方面有突出表现并具有较强或潜在的研究能力者优先。
(4)身心健康,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申请材料(报名系统内提交)
1.《华南理工大学 2020 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1 份,须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或院系公章;
2.本人身份证、学生证原件扫描件,身份证需正反面扫描到同一张纸上;
3.本科阶段成绩单,须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4.体现英语水平的成绩单或其他证明(包括但不限于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雅思、TOEFL、GRE/GMAT 成绩等);
5.本科阶段科研成果证明,包括能够证明自身学习、科研、工作方面的突出成绩(如获奖证书、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等);
6.《个人陈述》1 份,包含个人简介、本科阶段科研成果证明材料:
a.体现本人学术、科研水平的学术论文(标注收录数据库,如 SCI 科睿维安 JCR 分区、EI 收录期刊、EI 收录会议、中文核心、统计源、SSCI收录及分区等);
b.专利授权书、参编行业标准或专著首页和前言页、发表的论文首页、主持或参与项目证明、获奖证书、荣誉证书等成果证明材料的扫描件。)
以上材料请全部合并生成 PDF 文档,命名为:本科学校全称-本科专业-姓名-报考专业,文件大小小于 10MB。整理完毕后还需发送至学院报名邮箱:graduate_scet@163.com,邮件标题以“本科学校全称-本科专业-姓名-报考专业”命名。
四、申请流程及要求
1.报名时间:2020年7月6日——7月12日,拟申请人须于7月6日至 7 月 12 日,登录华南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华南理工大学夏令营报名系统”报名(网站:https://yanzhao.scut.edu.cn/MasterX/Signin.aspx),并提交相关材料。具体的专业分类,报名时可参考华南理工大学 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最终营员的推荐免试拟录取专业以华南理工大学 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为准。
2.入营资格公布时间:入营资格审核结果将在2020年7月13日-7月 15 日在报名系统公布, 2020 年 7 月 15 日之前申请人需登陆系统查询并打印入营通知书。
3.注意事项:
(1)每个人只能报一个专业,不可重复报名和申请,获得相应专业“优秀营员”待遇后,不得转换申请其它专业。
(2)确保信息、资料真实准确,一经发现造假,取消报名资格并通报本科学校。
(3)我院将结合申请人的学习、科研情况,以及综合面试情况,评选“优秀营员”,并在学院网站公布评选结果。学院网站链接:http:/ /www2.scut.edu.cn/jtxy/,进入“学院通知-研究生培养栏”查看通知。
(4)夏令营活动期间,请遵守学院组织方提出的管理规定,全程参与活动。
(5)本次夏令营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
五、优秀营员评选
1.我院将结合申请人的学习、科研情况,以及综合面试情况,评选“优秀营员”,并在学院网站公布评选结果。学院网站链接:http:/ /www2.scut.edu.cn/jtxy/,进入“学院通知-研究生培养栏”查看通知。
2.优秀营员须签订承诺书,承诺获得本科院校推免资格后在教育部推免系统开放阶段报考我院。我院收到符合标准的承诺书后,最终确定优秀营员名单,逾期视为自愿放弃优秀营员资格。
3.“优秀营员”若获得所在学校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并在教育部“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中填报我院的,即可获得我院推免生录取资格。未获得推免资格或推免阶段未报考我校相应专业的则夏令营考核结果自动失效。
4.成绩合格营员(复试考核成绩 60 分以上)如获得本科所在学校的推免资格,并在教育部“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中填报我院的,可向学院申请以夏令营面试成绩代替推免生复试成绩。
六、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 381 号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交通大楼 216
联系人:苏老师、蔡老师
电话:020-87113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