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材料与化工
[085600]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招生年份:2020年
- 学习方式: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6]材料与化工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环境净化材料、金属防护涂层 02(全日制)金属高温涂层防护技术、复合粉体及高温涂层 03(全日制)功能粉体材料 04(全日制)电极和电解质材料制备及薄膜化工艺、热防护涂层 05(全日制)新能源材料、储能及应用 06(全日制)固体废弃物绿色高值化利用及金属防护涂层 07(全日制)无机纳米材料及化学反应工程 08(全日制)能源转化及环境净化用纳米结构材料 09(全日制)材料定向合成,储能过程,催化过程 10(全日制)能源材料化学、高分子功能材料、无机纳米功能材料 11(全日制)纳米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 12(全日制)先进储能材料、无机光功能材料 13(全日制)纳米能源材料与分子器件、非平衡金属材料 14(全日制)绿色新能源催化反应材料工程 15(全日制)粉末冶金、粉体合成、3D打印、牙科修复材料、先进锂电池电极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封接玻璃 16(全日制)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 17(全日制)均一功能化乳液、微球微囊的应用研究、功能化微球产品的多尺度调控研究生化、分离纯化介质的制备研究 18(全日制)纳米药物,生物材料,缓释和控释材料,材料化学 19(全日制)无机功能材料与反应工程、生物材料的设计开发:药物缓释,荧光检测,生物分子分离 20(全日制)钠电池材料 21(全日制)功能材料制备、成型与应用 22(全日制)资源化工、能源催化与能源化工、绿色过程制造、过程强化、过程节能、多相流结构-传递模型和流态化工程、冶金工程 23(全日制)绿色过程与反应工程 24(全日制)流态化和多相反应工程,多尺度计算机模拟,虚拟过程工程与过程绿色化智能化,多相反应、微化工、过程强化、材料及生化过程中的介科学 25(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技术、系统集成、分子模拟、新材料 26(全日制)多相流动传递和反应工程 27(全日制)能源转化过程的流动传递与反应工程,环境催化技术与污染物脱除 28(全日制)多尺度计算机模拟与虚拟过程工程、热解与燃烧的化学反应分子模拟、过程工程中的高性能计算、化学信息学 29(全日制)过程工程清洁生产技术,工业固废绿色资源化研究,环境净化材料设计合成与应用 30(全日制)固体燃料高效洁净转化、能源高效洁净转换,大气污染物控制 31(全日制)污染控制过程模拟与优化、计算化学与材料设计、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微波催化裂解 32(全日制)绿色化学化工与清洁工艺、湿法冶金、分离技术 33(全日制)油水分离、功能过滤与膜分离,固废资源化,纳米吸附材料和膜分离材料 34(全日制)生物冶金,浮选表面化学,矿山环境生物技术,微生物冶金原理与技术 35(全日制)资源高效清洁利用与材料制备,循环经济与二次资源利用,绿色催化与过程工程 36(全日制)固废资源化利用,湿法冶金清洁生产 37(全日制)新兴固废再生与增值利用 38(全日制)绿色化学化工与清洁工艺 39(全日制)绿色分离过程,产品绿色制造 40(全日制)绿色过程与清洁工艺,发酵产品清洁生产技术 41(全日制)复杂金属资源的绿色提取与分离 42(全日制)绿色湿法冶金分离工艺过程、分离过程界面效应与过程强化基础 43(全日制)传质分离与过程强化 44(全日制)生化分离与多金属分离,绿色分离新工艺与结构界面研究 45(全日制)冶金动力学及反应器 46(全日制)镁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研究、煤矸石高值化利用技术研究、高性能镁合金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矿产资源导向的先进材料制备及性能 47(全日制)清洁能源、储能、燃烧合成 48(全日制)生物质化学转化与资源化利用 49(全日制)发酵过程调控与应用 50(全日制)碳基固体能源高温转化的化学反应分子模拟和反应机理探索,高性能计算 51(全日制)微纳结构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纳米结构材料及其催化性能、无机功能储能材料、理论与计算化学 |
|
招生人数: | ||
备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