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目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16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办法及参考书目

  (四)复试办法

  (1)复试原则

  坚持科学选拔。积极探索并遵循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采用多样化的考察方式方法,确保生源质量。

  坚持公平公正。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坚持全面考查,突出重点。在对考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考察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坚持客观评价。业务课考核成绩量化,综合素质考核有较明确的等次结果。

  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2)复试内容

  为提高复试工作有效性,并根据我所的学科特点,确定复试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Ⅰ、专业素质和能力

  ① 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② 专业课笔试;

  ③ 专业面试;

  ④ 英语听力测试(非英语专业);

  ⑤ 英语口语测试(非英语专业);

  ⑥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Ⅱ、综合素质和能力

  ① 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人事档案审查或政审在发放录取通知书之前完成);

  ② 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③ 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精神和身心健康情况;

  ④ 人文素养;

  ⑤ 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3)复试形式

  Ⅰ、专业课笔试

  ① 专业课笔试原则上按照专业知识综合考试的形式进行。必答题部分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核与测试,主要针对理工科类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选答题部分针对物理、材料、加工、化学四大学科门类进行命题,考生可任选一类回答。考试内容及参考书见下表:

名 称 课程名称 参考书及编者 出版社
物理类 固体物理 《固体物理学》方俊鑫、陆栋主编 上海科技出版社
《固体物理学》黄昆 原著 韩汝琦 改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类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武大、吉大等校编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类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加工类 材料成形原理 《材料成形原理》陈平昌、朱六姝、李赞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材料成形原理》吴树森、柳玉起主编 第2版

  各门类参考教材可任选其一。

  ② 考试形式为闭卷,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Ⅱ、专业面试

  ① 按照考生本科所学专业及报考类别分成若干相关专业组,进行分组复试。

  ② 各专业组由至少5名相关研究方向具有副研究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专家组成面试考核小组对考生进行面试,每组设组长1名。

  ③ 面试主要采取问答形式。主要考核考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并对考生大学阶段学习成绩、科研活动以及工作业绩进行考察。考试时间20分钟左右。

  ④ 面试过程中,每位老师均要进行书面记录。每名考生面试结束后由考核小组简短讨论后,每位主考教师当场独立评定分数。计分原则是考生的初评分为所有主考教师给定成绩的平均分。为保证各组评分的可比性,各组评分采用统一的量化标准。

  ⑤ 各专业组面试结束后,由组长组织主考教师对全组考生初评分情况进行复核,对多数主考教师有异议的考生,由全体主考教师对照书面记录和比较全组考生情况进行充分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后重新独立评分,按计分原则得出考生的最终专业面试成绩。

  ⑥ 如需对考生进一步考查时,可再次另行组织专业面试。

  Ⅲ、英语听力测试

  主要测试考生听音辨义、理解日常交谈内容,以及是否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的能力。

  Ⅳ、英语口语测试(非英语专业)

  ① 英语口语听说能力测试,主要测试考生运用外语知识与技能进行口头交流的能力。考试时间8-10分钟。

  ② 英语口语测试分组进行,每组设两位主考教师。

  ③ 考生最后得分为两位主考教师给定成绩的平均分。

  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核贯穿于审查考生提交的相关证明材料、政审以及复试各个环节中进行。

  (4)同等学力考生复试

  对同等学力考生,须严格复试。应加强对本科主干课程和实验技能的考查,其中加试的闭卷笔试科目为2门,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由我所自行组织命题,难易程度按大学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每门科目考试时间3小时,试卷满分为100分。加试科目及参考书如下表:

加试科目 参考书及编者 出版社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赵品、谢辅洲、孙文山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周玉编著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调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