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学院复试方案
2007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方案
各部、系,研究所:
为做好我院2007年硕士研究生的复试工作,确保研究生招生质量,根据国家教育部和总政治部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大学有关文件精神和我院实际,现将我院2007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安排如下:
一、 成立2007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机构
依据校〔2006〕233号《印发<信息工程大学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校、院机关在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和校〔2007〕54号《关于做好二OO七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工作的通知》精神,2007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由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和领导,各学院相应成立院级研究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领导组织本学院的研究生招生工作。
1、成立学院研究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韩 强、张元龙
副组长:汪年春、王秀峰
组 员:冯春海、吴军民、李朝军、郁 滨
沈林章、陈性元、寇红召、朱智强
复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复试的领导工作,有关业务部门承担具体工作。
2、成立各复试小组
政审、体检、英语及各系成立复试小组。各组组成如下:
政审小组由政治部负责组成。负责对参加复试的所有考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考核,审核《军队在职干部报考硕士研究生资格审查表》、《报考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资格审查表》、《在职干部送学协议书》、《国防生报考审批表》和《地方人员考入研究生入伍审批报告表》。
体检小组由院务部负责组成。负责对参加复试的所有考生进行身体检查,体检标准参照总参、总政、总后后发[2006]6号文件《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执行。
英语复试小组由训练部负责组织,成员由理学院外语教员组成。负责对参加复试的所有考生进行英语语言基本功和交流能力测试。
各系、所成立相应复试小组,具体为:
一系负责组织作战指挥学和军事装备学专业复试小组,成员包括院内上述两个专业所有导师;
二系负责组织密码学和应用数学专业复试小组,成员包括院内上述两个专业所有导师;
三系负责组织军事通信学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复试小组,成员包括院内上述两个专业所有导师;
四系负责组织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复试小组,成员包括院内该专业所有导师;
研究所负责组织系统工程专业复试小组,成员包括院内该专业所有导师。
各系、所复试小组负责组织综合面试、专业课笔试命题、监考、阅卷等工作及同等学力加试。
二、 各学科专业招生名额分配
大学共分配学院91名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其中计划内60名,计划外指标31名。应届本科毕业考生指标20名、地方入伍指标5名。根据学院实际,以及各学科专业各类考生达到国家复试基本要求情况,招生名额分配附后。
三、 相关安排
1、复试考生及专业安排
第一批复试人员为初试成绩达到我校相应专业复试要求的本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人员、地方人员、部队在职考生(含国防生、非本校的军校应届考生)和往年保留入学资格返回的人员(各学科专业招生名额分配及详细人员名单附后);第二批复试人员为达到国家教育部和总部确定的参加复试分数线基本要求的其它考生、破格人员和调剂考生(详细人员名单另行通知)。
密码装备工程专业推荐免试考生参加军事装备学专业复试,信息研究与安全专业推荐免试考生参加密码学专业复试,信息工程专业推荐免试考生参加军事通信学专业复试。
第二批复试时间另行确定,第一批复试工作时间安排如下:
(1)参加复试考生5月2日下午到研究生办报到。
(2)5月3日上午进行各专业笔试,笔试后进行政审,下午进行英语口试。
(3)5月4日开始由各专业复试小组组织面试。面试后各系自行安排同等学力加试。面试和体检交叉进行。
(4)5月5日考生与导师进行双向选择,填写《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情况表》。
(5)5月7日各系、所汇总《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情况表》,并上交到研究生办。
2、复试所占比重
根据国家教育部和大学相关文件精神,我院复试成绩定为300分。其中,专业课笔试100分,综合面试150分,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50分。(专业课复试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在互联网和校园网公布。)
同等学力加试两门不同于初试科目的本学科专业本科主干课程,考试采取闭卷笔试方式,满分均为100分,成绩不计入总成绩,任一门未达到60分不予录取。
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奖励的考生,由综合面试小组提出,填写复试加分审批表,经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核,报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可适当加分。获国家一等奖的考生加30分、获国家二等奖的考生加15分,分值计入复试总成绩,加分后复试总成绩不得超过300分。
复试总成绩为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考核成绩之和,和初试成绩相加,即得出入学考试总成绩。复试总成绩不足180分者,不予录取。
3、组织方式
(1)专业课笔试。由各系、所复试小组在考前一天指定专人命题,各系、所考试当天早7:00自行印刷试卷。考试由各系复试小组指定专人监考。阅卷工作由学院训练部统一组织,考试结束后立即密封阅卷,阅后公布成绩,试卷报训练部存档。
(2)专业课面试。由各系复试小组负责组成各专业复试小组,小组成员不少于五人。各专业复试小组成员不足五人时,可遴选院内相关教研室(研究室)对该专业精通且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参加专业复试小组,或邀请院外该专业导师参加专业复试小组。对于人员较多的专业,可根据情况,组成两到三个面试小组。
(3)面试成绩为面试小组成员所给分值之平均值。小组成员打分应为整数,平均值应保留两位小数。成绩当场公布,面试成绩单经系、所领导签名后报训练部存档。相关表格附后。
(4)英语复试成绩为英语复试小组成员所给分值之平均值,小组成员打分应为整数,平均值应保留两位小数。
(5)政审由政审小组负责实施,审核《军队在职干部报考硕士研究生资格审查表》、《报考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资格审查表》、《在职干部送学协议书》、《国防生报考审批表》和《地方人员考入研究生入伍审批报告表》。
(6)体检由体检小组负责。本院生长干部学员和医疗关系在本院的其他人员不再收取体检费,其他考生按体检小组要求,由体检小组收取体检费。
4、考生与导师双向选择
实行复试时考生与导师双向选择制度。考生在复试完成后,填报《信息工程大学2007硕士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情况表》,由同意选择的导师签字后,报各学科专业复试小组汇总(联合培养单位导师由院内助导代签后汇总)。
各学科专业导师名单待导师资格审查后公布,考生不得跨专业选择导师,每名导师招收硕士生的数量不得超过3名。
无导师选择的考生,不予录取。
5、复试的监督和复议
实行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对复试工作过程的监督,严肃处理违纪违规事件。实行监督制度和巡视制度,校、院纪检部门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实行信息“五公布”制度,公布所有考生初试成绩,公布初试成绩名次,公布复试的规则、程序、考核目标、分数计算办法等,公布复试结果,公布拟录取结果。实行复议制度,在复试成绩公布3日内接受考生申诉,投诉和申诉问题经调查属实的,由学院研究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责成复试小组进行复议,若考生对复议结果还有异议,由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复议。
四、 几个具体问题的说明
1、推荐免试的考生直接参加复试,其初试成绩按本专业今年统考最高分计。
2、调剂考生的入学考试总成绩不参加成绩排序,只能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研究生或保留入学资格。
3、保留资格返回人员只参加专业面试,专业面试成绩低于90分的不予录取。
4、2005年保留学籍人员入学考试总成绩为当年复试成绩乘3后与初试成绩之和;2006年保留学籍人员入学考试总成绩为当年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之和。
5、除调剂考生外,其它考生按入学考试总成绩排序。
五、 要求
1、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复试工作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务必将复试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主要领导要负起责任,实施按级负责,加强组织领导,保证不出问题。
2、要精心准备,严密组织。复试工作涉及面广,牵涉人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切身利益,各单位务必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切实做好试卷的保密工作,严格考试纪律,严禁漏题、作弊等现象发生,保证复试工作中的公正、公平、公开。
(此页无正文)
附一:各学科专业招生名额分配情况表
附二: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第一批人员名单
附三:第一批复试时间具体安排
附四:专业面试表格
附五:英语复试表格
附六:2007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加分审批表
附七:信息工程大学2007硕士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情况表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训练部
二OO七年四月十七日
附一:各学科专业招生名额分配情况表
专业 |
招生名额分配情况 | ||||
计划内 |
计划外 |
小计 | |||
本校应届 |
地方入伍 |
部队在职 | |||
军事装备学 |
6 |
0 |
13 |
8 |
27 |
作战指挥学 |
0 |
0 |
3 |
2 |
5 |
密码学 |
3 |
0 |
2 |
1 |
6 |
应用数学 |
1 |
2 |
1 |
1 |
5 |
军事通信学 |
4 |
0 |
7 |
7 |
18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1 |
0 |
1 |
1 |
3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4 |
3 |
8 |
11 |
26 |
系统工程 |
1 |
0 |
0 |
0 |
1 |
合计 |
20 |
5 |
35 |
31 |
91 |
备注:
1、应用数学专业空军1名应届按部队在职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国防生1名部队在职计。
2、本校应届招生名额分配方案及复试方案:
(1)去掉6名推免名额,剩余14名指标。
(2)考虑到专业特殊性,密码学分配2名、应用数学分配1名、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分配1名、系统工程分配1名。
(3)剩余9名指标按应届上线人数比例分配给军事装备学3名、军事通信学2名、计算机应用技术4名。
(4)参加第一批复试的应届本科统考生人数为统考招生名额的150%。
3、本校应届、地方入伍人员必须录取为计划内硕士研究生。
4、部队在职的计划内指标分配,原则上按各专业上线人数比例分配。
附表二: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
第一批人员名单
序号 |
准考证号 |
姓 名 |
性别 |
档案所在单位 |
初试 成绩 |
专业 |
备注 |
1 |
900057003000066 |
李良满 |
1 |
郑州市商城东路12号解放军电子技术学院 |
373 |
作战指挥学 |
部队在职 |
2 |
900057003000227 |
王巍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60 |
作战指挥学 |
部队在职 |
3 |
900057003000093 |
汪礼树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47.5 |
作战指挥学 |
部队在职 |
4 |
900057003000128 |
谢永生 |
1 |
河北省怀来县官厅镇66241部队 |
338 |
作战指挥学 |
部队在职 |
5 |
900057003000230 |
吴志化 |
1 |
郑州军分区 |
332 |
作战指挥学 |
部队在职 |
6 |
900057003000196 |
徐利国 |
1 |
福建省漳州市94755部队 |
326.5 |
作战指挥学 |
部队在职 |
7 |
900057003000243 |
刘树文 |
1 |
山东省烟台市71496部队 |
313 |
作战指挥学 |
部队在职 |
8 |
900057003000062 |
李勇 |
1 |
河南省军区政治部干部处 |
309.5 |
作战指挥学 |
部队在职 |
9 |
900057003000149 |
陈中威 |
1 |
南京师范大学 |
405.5 |
应用数学 |
地方人员 |
10 |
900057003000198 |
廖翠玲 |
2 |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03级 |
387 |
应用数学 |
地方人员 |
11 |
900057003000220 |
付向群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二系六队 |
372 |
应用数学 |
本院应届 |
12 |
900057003000145 |
杨靖 |
2 |
空军95842部队 |
349.5 |
应用数学 |
部队在职 |
13 |
900057003000055 |
魏月波 |
1 |
空军工程大学电讯工程学院 |
341 |
应用数学 |
空工应届 |
14 |
900057003000232 |
李远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67 |
系统工程 |
本院应届 |
15 |
900057003000099 |
黄建波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32.5 |
系统工程 |
本院应届 |
16 |
900056411263017 |
付小兵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83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06保返 |
17 |
900056411263006 |
李淼 |
2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一系3队 |
341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06保返 |
18 |
900057003000182 |
任方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三系十一队 |
333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本院应届 |
19 |
900057003000190 |
冯国松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一系四队 |
319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本院应届 |
20 |
900055411133024 |
郭江江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二系六队 |
375 |
密码学 |
05保返 |
21 |
|
崔霆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63.5 |
密码学 |
6队,推免 |
22 |
900057003000217 |
田礼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二系六队 |
363.5 |
密码学 |
本院应届 |
23 |
900057003000112 |
李培 |
1 |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
351 |
密码学 |
部队在职 |
24 |
900057003000161 |
杜晓强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33 |
密码学 |
本院应届 |
25 |
900056411133012 |
王家瑶 |
1 |
河南省郑州市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17 |
密码学 |
06保返 |
26 |
|
刘敏 |
2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404.5 |
军事装备学 |
4队,推免 |
27 |
|
付正欣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404.5 |
军事装备学 |
4队,推免 |
28 |
|
刘静 |
2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404.5 |
军事装备学 |
4队,推免 |
29 |
900057003000085 |
黄卿 |
2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404.5 |
军事装备学 |
本院应届 |
30 |
900056411273042 |
卢明龙 |
1 |
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87 |
军事装备学 |
06保返 |
31 |
900056411273004 |
孙建芳 |
1 |
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 |
386 |
军事装备学 |
06保返 |
32 |
900055411273064 |
沈柳青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81 |
军事装备学 |
05保返 |
33 |
900056411273056 |
毕治国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一系三队 |
378 |
军事装备学 |
06保返 |
34 |
900057003000179 |
李莎 |
2 |
海军东海舰队司令部装备处 |
364.5 |
军事装备学 |
部队在职 |
35 |
900055411273097 |
强志刚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62 |
军事装备学 |
05保返 |
36 |
900057003000239 |
黄一才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一系四队 |
350.5 |
军事装备学 |
本院应届 |
37 |
900057003000185 |
汪超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40 |
军事装备学 |
本院应届 |
38 |
900057003000109 |
崔正斌 |
1 |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73043部队18分队 |
340 |
军事装备学 |
部队在职 |
39 |
900057003000205 |
夏坤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一系四队 |
338 |
军事装备学 |
本院应届 |
40 |
900056411273052 |
陈伟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37 |
军事装备学 |
06保返 |
41 |
900055411273060 |
辛艳 |
2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36 |
军事装备学 |
05保返 |
42 |
900056411273055 |
管子铭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335 |
军事装备学 |
06保返 |
43 |
900057003000122 |
郭洪鹏 |
1 |
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训练部教务办 |
333 |
军事装备学 |
部队在职 |
44 |
900056411273036 |
禇有睿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31 |
军事装备学 |
06保返 |
45 |
900057003000188 |
孙昊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一系四队 |
328.5 |
军事装备学 |
本院应届 |
46 |
900056411273058 |
董文超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一系 |
328 |
军事装备学 |
06保返 |
47 |
900056411273044 |
王静 |
2 |
河南省郑州市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17 |
军事装备学 |
06保返 |
48 |
900056411273030 |
周修义 |
1 |
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一系3队 |
315 |
军事装备学 |
06保返 |
49 |
900057003000131 |
曹智辉 |
1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中村73023部队 |
314 |
军事装备学 |
部队在职 |
50 |
900056411113029 |
华道文 |
1 |
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88 |
军事通信学 |
06保返 |
51 |
|
查俊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74 |
军事通信学 |
11队,推免 |
52 |
|
程相然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74 |
军事通信学 |
11队,推免 |
53 |
900057003000170 |
胡殿友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74 |
军事通信学 |
本院应届 |
54 |
900057003000226 |
单宝恒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71 |
军事通信学 |
本院应届 |
55 |
900055411113011 |
曾尚武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59 |
军事通信学 |
05保返 |
56 |
101836115101217 |
张学颖 |
2 |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
353 |
军事通信学 |
06保返,调剂 |
57 |
900056411113016 |
张军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51 |
军事通信学 |
06保返 |
58 |
900056411113043 |
温欣 |
2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45 |
军事通信学 |
06保返 |
59 |
900057003000029 |
高静 |
2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37 |
军事通信学 |
本院应届 |
60 |
900057003000178 |
南龙梅 |
2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311.5 |
军事通信学 |
部队在职 |
61 |
900057003000073 |
谭烨 |
1 |
广西扶绥县75124部队司令部 |
307 |
军事通信学 |
部队在职 |
62 |
900057003000229 |
马相林 |
1 |
山东省莱芜市96117部队技术室 |
305 |
军事通信学 |
部队在职 |
63 |
900215210000235 |
李 楠 |
1 |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 |
300 |
军事通信学 |
05保返,调剂 |
64 |
900057003000173 |
黄良良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96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本院应届 |
65 |
900057003000056 |
张明雷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一系四队 |
384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本院应届 |
66 |
900057003000201 |
李超零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62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本院应届 |
67 |
900057003000089 |
陈幸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一系四队 |
362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本院应届 |
68 |
900057003000026 |
荣星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61.5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本院应届 |
69 |
900057003000171 |
李永亮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三系十一队 |
360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本院应届 |
70 |
900057003000006 |
于丽莉 |
2 |
四川省成都市西南民族大学 |
353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地方人员 |
71 |
900057003000044 |
雷富兴 |
1 |
北京理工大学 |
348.5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地方人员 |
72 |
900055411093148 |
王成良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三系九队 |
348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05保返 |
73 |
900057003000113 |
刘铮 |
1 |
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03级计算机8班 |
333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地方人员 |
74 |
900057003000015 |
李小涛 |
1 |
河南省内乡县94498部队 |
330.5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部队在职 |
75 |
900057003000194 |
韩磊磊 |
1 |
天津市天津外国语学院 |
320.5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地方人员 |
76 |
900056411093115 |
梁加宾 |
1 |
郑州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315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06保返 |
77 |
900057003000117 |
张婷 |
2 |
中国人民解放军61081部队 |
315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部队在职 |
78 |
900055411093191 |
王卓 |
1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三系9队 |
313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05保返 |
79 |
900057003000043 |
葛长涛 |
1 |
中国人民解放军95824部队 |
308.5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部队在职 |
80 |
900057003000129 |
王宏建 |
1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萧然南路156号61085部队 |
306.5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部队在职 |
81 |
900057003000139 |
周睿鹏 |
1 |
山东省聊城大学 |
295.5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地方人员、国防生 |
82 |
900057003000202 |
王杰 |
1 |
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295.5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部队在职 |
83 |
900057003000003 |
丁波 |
1 |
江西预备役炮兵旅 |
294.5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部队在职 |
附表三:第一批复试时间具体安排
时间 |
内容 |
地点 |
组织单位 |
备注 |
5月2日15:00-18:00 |
报到 |
研究生办 |
研究生办、干部办 |
|
5月2日前 |
命题 |
|
各系、所 |
|
5月3日7:00-8:00 |
印刷专业课笔试试卷 |
|
各系、所 |
|
5月3日8:20-8:50 |
统一讲解 |
学术报告厅 |
研究生办、干部办 |
|
5月3日9:00-11:00 |
专业课笔试 |
学术报告厅 |
各系、所 |
每考场2人监考 |
5月3日11:00-12:00 |
政审讲解 |
学术报告厅 |
政治部 |
|
5月3日15:00 |
英语复试 |
|
理学院英语教研室 |
分组及地点另行通知 |
5月3日15:00 |
评阅专业课试卷 |
训练部 |
研究生办、干部办 |
|
5月4日 上午 |
体检 |
|
门诊部 |
备注1 |
5月4日 |
专业面试 同等学力加试 评阅同等学力加试试卷 |
|
各系、所 |
|
5月5-7日 |
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 |
|
|
备注2 |
5月7日 下午 |
汇总上报“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表” |
|
各系、所 |
|
备注1:我院应届本科学员7:00开始体检。非我院应届本科学员先参加专业面试,结束后立即参加体检。
备注2:考生填写第一页后,交选报的三个导师中愿意签字的导师。导师签字后,报各学科专业复试小组汇总。
附件四:专业面试表格
专业面试成绩条(专家)
准考证号 |
|
考生姓名 |
|
考生专业 |
|
考生面试成绩 |
|
面试专家签名 |
|
日 期 |
|
专业面试成绩单(考生)
准考证号:
考生姓名:
考生专业:
面试成绩:
专家姓名 |
成绩 |
|
|
|
|
|
|
|
|
|
|
综合成绩 |
|
面试组长签名:
日 期:
专业复试综合成绩单
专业:
准考证号 |
考生姓名 |
面试成绩 |
笔试成绩 |
综合成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复试小组负责人签名:
日期:
专业复试综合成绩汇总表
专业:
准考证号 |
考生姓名 |
面试成绩 |
笔试成绩 |
综合成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系、所领导签名:
日期:
附五:英语复试表格
英语复试成绩条(专家)
准考证号 |
|
考生姓名 |
|
考生专业 |
|
考生复试成绩 |
|
复试专家签名 |
|
日 期 |
|
英语复试成绩单(考生)
准考证号:
考生姓名:
复试成绩:
专家姓名 |
成绩 |
|
|
|
|
|
|
|
|
|
|
综合成绩 |
|
复试组长签名:
日 期:
英语复试综合成绩汇总表
准考证号 |
考生姓名 |
复试成绩 |
准考证号 |
考生姓名 |
复试成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复试小组负责人签名:
日期:
附六:2007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加分审批表
考生编号 |
|
考生姓名 |
|
报考专业 |
|
复 试 小 组 成 员 |
姓 名 |
单 位 |
职 称 |
备 注 | |
|
|
|
组 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申请复试加分的理由及加分分值: 面试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 |||||
学院复试工作领导小组意见: 学院盖章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 |||||
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意见: 学校盖章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
附七:信息工程大学2007硕士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情况表
考生编号 |
|
姓名 |
|
性别 |
|
初试年度 |
| ||||||||||||||
最高学历 |
|
毕业院校 |
| ||||||||||||||||||
毕业专业 |
|
毕业时间 |
| ||||||||||||||||||
学历证书号码 |
|
学位证书号码 |
| ||||||||||||||||||
初试成绩 |
政治理论 |
外国语 |
业务课一 |
业务课二 |
总分 | ||||||||||||||||
|
|
|
|
| |||||||||||||||||
参加复试的学科专业名称 |
| ||||||||||||||||||||
选择导师情况: 1、 2、 3、 如以上三名导师无法录取,是否同意调剂本专业其他导师: 如无法计划内录取,是否同意按照委托培养方式录取: 考生签名: 年 月 日 | |||||||||||||||||||||
复试成绩 |
专业课笔试 |
综合面试 |
英语口试 |
复试总成绩 |
加试一 |
加试二 | |||||||||||||||
|
|
|
|
|
| ||||||||||||||||
拟录取意见: 同意录取该生为 专业(计划内/委托培养) 士研究生。 导师签名: 考生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系(所)(签章) 学院训练部(签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